深圳大学:走出工程硕士培养的误区
求学快递网考研专题重点推荐:2016年考研考试资讯 、2016年考研国家线公布时间 、2016年考研考试最新信息 、 2016年考研成绩公布时间、 2016年考研考试报名截止时间 、 2016年报考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各地2016年考研考试合格分数线、2016年研究生录取标准、 2016年考研考试各省报考指南 等最新新闻资讯。 当前专业硕士中的工程硕士培养存在两个明显的误区:一是学术化取向,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雷同,培养模式定位不清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二是工具化取向,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当作科学研究的工具,把学生关进实验室,埋头写论文,不给予他们接触行业和校外实践的机会。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注入协同育人理念,是走出上述误区,实现工程硕士培养创新的重要路径。 为此,深圳大学近年来在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把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把培养目标、培养组织、培养过程、保障条件、培养结果,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基本因素,利用各方资源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科研进行有机结合,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一是促进“院系+研究机构”协同。尽管工程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培养有所区分,不以学术创新为主业,但是高水平工程硕士培养仍需要高水平的科研为基础,高质量的教学为保障,高层次的科研平台为支撑。学校立足区域优势,着力探索“院系+研究机构”协同机制,积极鼓励各院系充分挖掘深圳集聚的高科技企业研发资源和国家级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将其转化为工程硕士培养的协同育人优势。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联合基础优势突出、合作关系密切的EMC2、IBM、金蝶软件、太极软件、腾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等7家单位建立“计算机软件协同育人中心”。该中心汇聚了粤港两地在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相关领域的优势教育科研资源。材料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了材料工程“深科先进班”,并入选2014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共同打造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的示范平台和高新科技研发平台。 二是促进“学校+知名企业”协同。校企协同、产学协同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基本路径,有助于推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以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企业也同时为工程硕士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课题、优秀的校外导师和广阔的就业空间。统计显示,深圳目前拥有各类高新技术企业6753家,各类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销售额超千亿元的有3家,超百亿元的17家,超十亿元的157家。学校先后与华为、中兴、腾讯、大疆、中集、中广核、盐田国际、康佳通信等知名企业,开展工程硕士的联合培养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遴选校外导师800余名。深圳大学—中集集团校外实践基地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示范性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 三是促进“学校+海外名校”协同。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资源的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趋势。从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授予学位、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中外合作模式呈现多维度、多领域的趋势。学校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共建健康科学研究所开展临床工程硕士的联合招生培养,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建立“光电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海洋协同创新中心”,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共建“滨海土木工程材料联合实验室”。这些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室)在分享师资队伍和尖端研究,产出学术成果,追踪前沿课题的同时,也深入参与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过程。除此以外,我校院系也自主开发工程硕士联合培养的国际项目。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开展建筑学硕士和城市规划硕士的联合培养项目,进入该项目的研究生毕业可以同时申请深圳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的硕士学位。
求学快递网考研专题的小编们根据网民搜索习惯第一时间公布了考研考试资讯、考研报考指南、考研复试与调剂、考研英语、考研政治、考研数学、考研专业课、考研综合复习指导、考研招生推荐等相关资讯,给考生朋友们提供学习和参考,祝考生朋友们顺利通过考试。
求学快递网考研专题重点推荐:考研动态、考研新生必读、考研常识、研招专业、研招单位和考研招生简章等最新考研信息,让您轻松备战考研!